正巧此时外围的人群开始骚动,不久便有兵甲摩擦的声音响起,整齐的步伐由远及近。
崔毅也有所察觉,擦干脸上的泪,说道:“毅有负先王所托,让大王被奸人误导,污了双眼。故不得已令下属领兵,以除小人。臣知此举有违忠恕之根本,待奸人除,毅愿任凭大王处置……”
刘贺沉默了,他不禁握紧了双拳,内心直打鼓等着外面的人。
终于,在众人翘首以盼下,那脚步声停在楼外。来人对着刘贺半跪,扬声道:“增来迟,望大王恕罪!”
崔毅闻言终于不淡定了,转头瞪大了双眼盯着跪在地上的人:“你你……”
刘贺松了一口气:“前将军不必多礼,孤才应当谢将军救我昌邑。”
来人正是大汉前将军——韩增!
原来自纪珩接手部分七夜卫以来,就密切注视崔毅及其他将领的动向。
刘贺心知,如果崔毅要动手,朝会的这天正是最好的时机。
可昌邑军基本已经被崔毅掌握在手中,七夜卫中刘贺可用的人也不多。一旦崔毅发兵,刘贺绝无还手之力。长安相去昌邑甚远,只怕到时候刘贺将形同傀儡被软禁起来,连发求救信都无能为力。
故而早在他想到今日的朝会之时,便派了牧屿和席落带领部分七夜卫,一人前往长安,一人前往代郡。纪珩则带着剩下的七夜卫潜在城门附近。
如今在位的是汉昭帝,刘贺除了三年前远远地看过一眼外与他无任何交集。但是刘询这位未来的宣帝则不同,自刘贺回到昌邑始,两人便有书信来往。
刘询不同于刘贺,他在宫廷中是极为尴尬的存在,这种情况下的书信还能平安送到,刘贺最初收到时也极为诧异。
开始时书信中只是简单的问候,以及充满了刘询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后来便开始设涉及长安及昌邑的现状,即使对方还只是小孩,刘贺也不敢大意,真真假假地通信了两年多。
而这书信中正巧提过前将军韩增于今年夏率军三万前往代郡抵御匈奴突袭。按匈奴人春守秋战的作风,如今也正是时间该起兵返回长安。
刘贺对韩增此人也有一定了解。在后世宣帝时期,匈奴归降大汉后,刘询曾在麒麟阁请画师画像,是为麒麟阁十一功臣,韩增便为其一。
韩增虽为佞臣韩嫣之后,但出身贵族,幼为忠臣,为人宽和自守,不迂腐。故而刘贺在他身上赌了一把,令牧屿携带着昌邑王玉印前往求援。
若是韩增不来,则有席落前往长安请求昭帝出兵。然而刘贺并不清楚汉昭帝对他这位诸侯王是个什么看法,再加之有霍光把持朝政,他更多地将希望寄予在韩增身上,不得不说是一场豪赌。
索性,韩增不负史上的评价,及时带兵赶来。
昌邑王城一条大道贯穿全程,登临楼也位于这条大道上。而王宫正好处于大城门与登临楼之间,有纪珩在城门处潜伏,能够及时地将韩增率领的军队带入城中。
崔毅的人要保证能够在朝会时掌控王城,又不能在朝会之前露了马脚,故而必须得在朝会开始之后召集人马行动,这就是崔毅为什么要在朝会上拖延时间。
因为大臣和刘贺都在登临楼,王宫此刻宛若空城。韩增便率军长驱直入,直奔登临楼而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