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我们回家吧。”
我满心都是虚妄的希冀。
希望她离开了那里,就像以前一样,开朗,热心,又带着少女的狡黠。
“送你回去。”
贪嗔痴怨不需渡,求而不得心最苦。
到头来,还是我贪心了。
可是阿珊是我最好的朋友。
旅游是我说要去的,四川也是我选的,无论如何,我都要把她平平安安的带回去。
一路颠簸出了山,终于回到了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成都。
一路未停,大巴接着高铁,连夜向家里赶去。
想起走时,一路插科打诨,打打闹闹心情无比愉悦。
真正回的时候,却心思各异,到有几分讽刺。
阿珊的转变太过蹊跷,却并不突然,像是被什么“传染”了一样。
我努力回想县志里记载的内容。
整个镇子的转变,都要从那个奇怪男人进镇开始。
万历十七年初三,大雪封山,不得入,樵人缘山行,遇一男卧雪中,僵僵然几欲死,救之,半晌复苏。
男欲谢樵人,赠一玉佛,言樵人曰:遇事求之,可破灾厄。
月半雪消樵人入山拾柴,遇狼,大惊。
狼欲食之,樵人忆前言,口呼佛号。
光芒大盛,狼死,村人称奇。
男言本京中僧,带发修行,外出远游误入此处,又言此地与佛有缘,欲筑佛像,劝众修习禅法。
樵人感之甚,率家人修习,村人校之。
月余,渐入佳境。
至此,山里的佛像,就一日多似一日。
本是稀松平常的开头,却渐渐向着匪夷所思的方向发展。
在修筑佛像之余,这位僧人,也帮助村民修葺房屋和道路。
村镇的布局,在这僧人的手中,也规整起来,使僧人有了不小的威望。
但渐渐,有人开始足不出户、彻夜不眠在佛前祭拜。
这僧人告诉众人,这些人有佛缘,可以抛开贪嗔痴慢疑,摒弃色受想行识,可以超脱俗尘的生老病死。
村人见他们即便不食不休,也无大碍,田地中的作物,都可以自行生长甚至收获播种。
自此,镇内修禅之风大盛。
村民修佛,渐渐演变成一种执念,所有人必须拜佛修佛,直至成为那样的石雕佛像。
夜行的高铁,到站时,天蒙蒙亮,青灰色的天带着丝暖橙的云。
“珊,我打电话给你爸妈了,你回家后,不要走了。”
“不会。”
我不知道这一句模棱两可的“不会”究竟是什么意思。
我拒绝了阿珊父母的便车,谎称家里有人来接,独自等待早班的公交。
大概也是为了逃避那句不确定的“不会”,和阿珊父母的盘问。
无论如何,我们回来了。
接下来的一周。
出成绩,报志愿,三年的挣扎与不安,对结果的甘或不甘,都在短短的几天里尘埃落定。
我和阿珊考了相近的分数,如同我们约定的那样,填报了相同的大学。
这些让我觉得,一周前所发生的事,仅是游乐园鬼屋里的恶作剧。
可我也知道,还没结束……
还没结束。
……
在一个平常的夏日午后,灰扑扑的天空,阳光格外燥热。
我接到了阿珊父母的电话,阿珊失踪了。
没有携带任何通讯设备,通过证件查到的最后一站,四川乐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