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历史悠久,宛若一株绽放在和风里长久不凋的水仙;它文化深厚,好似一串摇曳在青柳中余韵悠长的风铃;此地景色秀美,青砖绿瓦好似时间的记录者,那般朴实忠厚!此地英杰辈出,能工巧匠如同黑夜里的星辰,那般璀璨耀眼!它就是坐落于八朝古都开封的朱仙镇。抛却别的不谈,单就木板年画这一样,就足以令我心生敬畏!
张张年画记录了历史深处的温柔与坚韧,反映了岁月缝隙里的匠心与坚守。据《东京梦华录》记载,“迎岁节,市井皆印卖门神、钟馗、桃板、桃符,及财门钝驴、回头鹿马、天行帖子”。由此可知在北宋,年画和桃符已然成为普通百姓遥寄思念祝福的一种方式,已然成为年俗的一种表现。
一方木版年画,其美体现在精妙的构图理念和形态设计上。BJ故宫中轴对称式的建筑给人一种大家闺秀庄严典雅的感觉,苏州园林小巧错落的建筑则给人一种小家碧玉清新舒爽的感觉,每一种美都是独特丰盈的。朱仙镇木板年画的构图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加入地域元素,使整个画面结构紧凑,意蕴丰富,宛如精致小巧的园林景观。少有的留白如同一泓清泉,用来盛放空灵的思绪最合适不过!各式各样的年画真给人一种“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但最受百姓追捧和喜爱的当属驱邪避鬼的门神画。画中人物主次分明,画面简洁充实。匠人们在塑造人物时,喜欢打破常规,不按正常比例还原人物,反而有意突出人物头部,以起到展现人物面部神态的作用。流畅如水的线条使画面拥有飘逸如风之感,精致的构图使年画如一株小巧的盆栽,这无疑是匠人们集体智慧的结晶。
一方木板年画,其美体现在独特的线条选择和色彩搭配上。鲁迅先生曾这样评价朱仙镇木版年画:“刻线粗健有力,不似有些地方印刷那样纤巧。这些木版年画,不染脂粉,人物色彩浓重,很有乡土味,具有北方木版年画的独有特色。”的确,朱仙镇年画线条虽粗犷却不显笨拙。细细品来,你能感受到横斜平滑的粗线条背后的深沉,宛如陕北地区的一曲秦腔。简洁不失遒劲,深沉不掩潇洒,只有这种疏朗的笔法才能将具有强烈乡土气息的生态美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在颜色选取上,朱仙镇木板年画大胆创新,主要使用红色、黄、绿、金黄、紫、水红这六种颜色。在印纸上,多种颜色跳跃碰撞,宛如一朵朵盛开的雏菊,在方寸之间你能欣赏到一场精彩绝伦的视觉盛宴。大面积的红搭配小面积的绿竟一点不显违和,倒是那绿色反而如翡翠般澄澈可爱;整块的紫结合零散的黄别有另一番韵味,细碎的黄色竟如明月般耀眼动人。
一方木板年画,其美体现在内在的审美意蕴上。年画,是窥探民风民俗的一个小窗口。透过它,我们可以看见群众对富裕兴旺、五谷丰登的生活的向往;我们可以听到先民对“无念而祖,聿修厥德”的推崇。“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的艺术特色,与中原人民的坚毅、刚强、质朴的民俗民风影响有密切关系”,张振梨如是说。年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其自身的姹紫嫣红、千形百态构成了它自身一个清澈澄明的艺术世界。进入这个世界,桃花源那种淳朴民风一定会扑面迎来。冯骥才曾说:“雕版印刷——从刻版到印刷的技术早已成熟,却一直耐心地等待大规模的张贴年画的风俗姗姗到来。”最终,它等来了烟火鼎沸的宋朝市井,等来了精益求精的民俗匠人,等来了一个家家户户张贴年画的时代!
五彩俱陈,张张年画寄心愿;匠心永备,一方木板刻春秋。我始终坚信,朱仙镇木板年画一定会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张名片。朱仙镇木板年画无疑是艺术殿堂里的一件瑰宝,于闹市之中细细品鉴,你能感受到宋代民俗文化的魅力,同时又能体验到新时期多元思想的碰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