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招的业务员当中,有一个叫李凯发的小朋友。
为什么叫他小朋友呢,因为他实在长得太小了,大概只有一米五左右吧,还带了一副小眼镜。
别看这小子其貌不扬,但他还真有两把刷子的。
首先是人家也是中医学校毕业的,后来才知道念的是自费的那种大专,不包分配。
要不他也不能出来找工作呀!
正规的医大是包分配的,至少当年是。
另外,这小子能说会道,而且还给人感觉很真诚的那种。
这跟小陈经理和人一见面,一说话就给人感觉很滑的,很虚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还有就是这小子也是有经验的,他以前在浪威鱼油公司干过。那可是一年销售上亿的企业。
而且那家企业特别注重现场销售,估计他也是在那家公司学到了不少,我和他平常的交谈中也了解到了这一点。
而且这小子对事情也有自己的看法和思路。
小李从一个不起眼的业务员走到了台前,走到了王总面前,也走到了自己机遇面前。
有一天开会,王总,也就是我姐,说产品销售情况不是很好,但产品还得接着做,也不能半途而废。
所以她还得给员工打打鸡血,激发大家的斗志。
见王总把公司和产品展望的那么好,下面这些年轻人有些激动了,仿佛看到了希望,浑身都充满了干劲。李凯发就更明显了,我都怀疑这小子是不是被人洗过脑,参加过什么传销。
只见他信心十足地说:“王总,你放心,我一定会全力协助王经理把市场做好。其实王总,我觉得如果再找一些硬手,好的业务员过来,拿下吉林省市场,取得辉煌的销售业绩,也是指日可待的!
我姐一听也兴奋了,说:“那你说一说你的想法。”
李凯发说:“我有好几个同学都在医药界干过,现在我可以把他们召集过来,组建成一个团队,好好操作一下市场。我想我们一定不会比别人做的差,你说对不对?王总?”
我姐这个人有时候也头脑发热,听他这么一说,顿时来了兴趣,正好为小陈的离开,市场吃迟迟没有起色而发愁呢!
李凯发的话让她仿佛看到了希望。
我姐就说:“小李,你具体谈一下你的想法和打算。”
还别说,小李这小子还是算有才华,真的滔滔不绝地谈起了自己的计划和构想。
我一听,这小子原来早有打算呀。
看来小陈儿经理走了以后,他就一直在琢磨这件事,不然不可能说的这么全面,他只是在等一个机会,一个老板给的机会。
不得不说,因缘际会,小李还真的抓住了这个机会。
一来,我姐现在真的没有好的人选来接替小陈。
二呢,也是小李也算是忽悠住了我姐,也不能算全是忽悠吧,反正最后我姐决定用用小李试试看!
你还别说,小李还真把他的那些同学叫来了,一共叫来了能有五六个人。
和他们一接处,还真不错,比我们招的业务员强多了。
这多少有些打脸,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老姐和他们聊过以后,对李凯发就更有信心了,没过几天就开会任命小李为商贸公司吉林省副总经理。
他的那些同学也都任命为下面地级市的经理。
就这样,我和新业务员又开始了第二次创业。
功夫不负有心人,小李也好,他的那些同学也好,能力真的不错,人也算可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产品的销量有了明显的提升。
老姐看在眼里也不时地夸上我们商贸公司几句!
一切看似朝好的方面发展,其实却暗藏危机,有些事,谁又能预料到呢?
我们的工作确实干的不错。
我和小李都是注重实战的人,这点和小陈儿经理不大一样,我们看重结果,而不是表面的繁荣。
而省内的其他的地极市场,在李凯发朋友的努力下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面对不断上升的业绩,小李自然洋洋得意,平时言语间已经流露出来,自己也觉得自己不再是一个普通的业务员,而是省级经理啦,虽然是个副总。
可能他以前从未达到过这么高的层次,担任过这么重要的职务。
听说他以前在浪威鱼油厂家,是一个小组的组长。
这也难怪小李有些得意忘形了,他对公司其他人说话也没有原来那么客气了。
这引起了曾会计的不满,说是会计,实际上是出纳,而且商贸公司和广告公司的钱,特别是报销的钱,都要经过她,可以说权利挺大。
因为小李经常出差,他确实去到下面地级市场跑业务了,帮当地的业务经理开发开展工作,也吃了不少苦,这一点我是看在眼里的。
因为对小李的不满,曾出纳就对他出差的票据横加刁难,这个不能报,那个不能报,搞得小李很被动。
小李家里很困难,是农村的孩子,后来毕业,处了个对象,俩人在外面租了租房子住,也很不容易。
虽说当上省总给他涨了不少工资,但小李出门儿也不容易,本来一天补助,也不算少,如果他省着点儿花,住小旅馆,浴池什么的,也够花。但出差在外,有时和下面客户吃饭,或者和药房服务员、经理做客情,这都需要钱,这虽然不是什么大钱,但每笔账加起来也是不少哇!
本来请客户吃饭,老姐是答应报销的,只要找她签字,回头找出纳就可以报销。
但俗话说,阎王好见,小鬼难缠,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曾出纳因看不惯小李的一些做法,就给小李穿小鞋。
也不说给你报,也不说不给你报,今天说没钱,好不容易有钱了,又说票据不合格,这不合格,那不合格的。
你不能总找王总吧!
小李也不是没找过,找过两回。有一些效果,但不大。
反过来,曾出纳变本加厉的报复小李,后来小李也看明白了,找王总也没用,问题出在曾出纳那里。
再后来他就象征性地服软了,但曾出纳好像吃定了他似的,就一直熊他,真是熊他没商量。
曾出纳就为什么敢这样为所欲为呢?
就是她也有她的强项: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在社会上特别会办事,我姐有些要办的事情,还真离不了她。
所以她慢慢地就在公司为所欲为了,最后连我和我妈也不放在眼里。
我妈退休后有一段时间,我姐让她去公司帮她,做财务总监。
那是我姐公司做大以后,又搬到了新的地点,那可是400多平方米的写字间。就是那段时间发生的事!
那熊小李熊到什么程度。
小李不是要出差吗,一般出差得向公司预支一些差旅费,如果是很少的,也就没这必要。
小李出去一般周左右,预支个千八百的旅费不也很正常嘛。
可曾出纳说:“对不起,小李,现在公司账面没有钱,你可要体谅公司。”
这把小李气的有火发不出来,没办法,小李就说,:“实在没钱,那就给我出点儿货吧,我拿出去卖。”
就这样,小李出差,往往带一件货出去,等卖了钱,当做差旅费,也够惨的了。
这种事儿换了谁,谁不窝火。小李,他心里能痛快吗?
后来事实证明,小李从那以后也慢慢对公司有了想法,心已和公司越走越远。
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因为和曾出纳有了矛盾,小李的心思也不全放在工作上了,表面上也是正常工作,实际上就是在应付,对这些我是有感觉的。
不光李凯发,就连我也对公司的一些做法产生的不满。
不错,公司是老姐开的,而我是她亲弟弟,按理说我俩应该非常亲才是。
可实际上呢?
我是心里抱着一团火来到公司了,一方面,自己有一份体面的工作,而更重要的是可以报答老姐这些年对我的照顾与提携之恩。
可有些事,往往是事与愿违的。
我姐这个人有个毛病,就是喜欢听恭维的话,愿意听好听的,一些反面的话听不进去,至于批评的话就更接受不了。
这也难怪,经过几年的努力,人家公司也确实发展壮大了,不但买了写字间,而且还买了车,虽说只是一辆捷达,但当年,买捷达的就非常了不起了。
我记得黄河路医药批发市场的一些大佬们,也不过是开捷达。有的人,当时资产保守估计也上千万了。
我姐成功以后就有些膨胀,加上她性格本来就有些蛮不讲理,高高在上。而我的性格则比较刚强,甚至倔强,完全和姐姐不一样。
另外,我姐还耳根软,别人说什么都相信,特别是她比较信任的人。
她在公司最信任的,就是曾出那,对他的话几乎言听计从。
后来有了老姐的撑腰,曾出纳那更是飞扬跋扈,根本不把别人放在眼里,竟然对我也横加指责,动不动就给我穿小鞋,我和老姐面谈过几两回,老姐一开始还能听进一些,可后来可能是曾出纳,和她说了什么,搞得老姐对我有了看法,对我不冷不热,使说很是灰心。
干工作就是这样,如果你所做的一切得不到老板的赏识和认可,还有什么意义?
无论你付出多少努力,流了多少汗,操了多少心老板都可能没看的眼里,而你稍稍犯了一点错误,有了一些失误,再加上小人的嫉妒,背后捅刀子,而老板又不能明察秋毫,那对于打工的人来说,结局一定是悲惨的。
不过,话说两头。
你作为员工不会有好结果,可是你的老板损失会更大,因为你打工挣的钱永远都是小钱,而你老板的损失将是你的数十倍甚至上百倍。
这不是危言耸听,这是我多年后在在吉林市另一家公司的亲身经历。
也不知道我姐是聪明还是糊涂,总之她这样的做的后果就是我和李海发都对公司产生了看法,工作都不那么上心的。
你们想?两个经理都是这种心态了,下面员工会好到哪呢?
所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是一个巨大的灾难。
一个巨大灾难,往往一开始是原因是一些不起眼的小事,当这些小事积累到一定程度,就是量变引发到质变,到那时一切都来不及了。
我和小李的态度直接影响了下面的员工,而所有人都不是傻子。广告公司那面儿对我们商贸公司这面儿员工的态度,业务员们都感觉到了,另外他们看到我和小李的反应,也都心寒了吧!
所以慢慢的商贸公司所有的人,都开始应付工作,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在混日子,推着往前走。
这样的队伍能壮大吗?
这样的公司能发展吗?
这样的产品能旺销吗?
答案已经在那摆着,大家都心知肚明,只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可该来的还是来了。
↑返回顶部↑